未來兩年我國第三方醫檢行業規模將達近300億元
來源: 瀏覽:2898次發布時間:2018-09-10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5日在廣州發布中國內地首份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效果評估及經驗總結項目報告。該報告顯示,第三方醫檢行業發展迅速,未來兩年規模將發展到近300億元。
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承載主體是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是獲得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許可、專業從事醫學檢測的醫療機構。
在美國、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已是成熟的產業,其中,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在日本的醫學檢驗市場所占的份額為67%。
報告指出,中國內地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起步較晚,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市場需求及技術發展,促使大量醫院將其不具有檢驗能力的項目外包,推動了第三方醫檢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增速達40%。據統計,2017年全國醫學檢驗和病理診斷獨立室數量增加至759個和207個,同比增長59%和276%。
目前,重點布局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企業中,金域醫學、迪安診斷、艾迪康排名前三,占到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近70%的市場份額。雖然目前中國內地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占醫學檢驗市場的比例仍較低,但未來潛在市場空間巨大。2018至2020年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將保持30%至35%的增長,規模近3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新模式下,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均承擔起了政府的公共衛生項目,如40歲以上中老年人高血壓病篩查項目、出生缺陷公共衛生項目服務等,推動服務模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從注重疾病診療向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轉變。
報告進一步分析發現,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降低成本優勢明顯。醫學檢驗早期由醫院的檢驗科和病理科承擔,三級醫院可檢測項目通常在300至500項,基層醫療機構有十幾項。
對于今后第三方醫檢行業的發展,報告指出,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建設要主動融入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作為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提升基層檢驗檢查能力,促進醫療衛生資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