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獵頭談2018生物醫藥投融資及海外并購將繼續升溫
來源: 瀏覽:2236次發布時間:2018-01-12
1藥才獵頭獲悉,2017年是生物科技資本市場的豐收年,可以用幾句話概括—低開高走、投融兩旺、IPO火熱、股市回升、并購遇冷、中小企業受寵。中國生物科技企業進軍海外資本市場有新突破,IPO和并購交易都很有亮點。
2018年的生物投資開場大戲,必不可少的就是摩根大通健康會了。一如既往地,舊金山的大大小小餐館里香衣麗影,杯盤交錯,讓人在微醺的濕潤灣區空氣中,對2018年頓然充滿了期待。
回顧2017,生物藥企上市接二連三掛牌,次新股也不斷登臺完成后續融資,整個生物科技資本市場一片火紅。
展望2018,筆者認為特朗普減稅法正式通過后,公司稅由35%大幅降低至21%,2018年和以后幾年,生物醫藥的投融資及海外并購會繼續升溫。
亮點一:風投VC投融兩旺創新高
根據PitchBook的統計數據,2015年全球生物醫藥投資達到74億美元; 但2016年略有下滑,為70億美元;2017年將突破100億美元。而2012年和2013年只有31億~32億美元的水平,2014年達到52億美元。
由于股市繁榮、IPO順暢,VC基金的報表和投資回報普遍比較好。這就給風險基金的LP們更濃的興趣投資頂級生物科技基金。2017年,VC基金投融兩旺。在新基金募集方面不斷傳來好消息,募集資金的規模
比以前大,募集速度也比以往快。
比如Atlas Venture的第八支基金,原先預計要花半年才能募集到位。結果3個月就募好了,反映出新老LP投資者都很十分看好。
2017年上半年有很大的投資熱點當屬數字醫療和人工智能醫療。在188個項目得到總計35億美元投資。盡管今年還沒有公開上市IPO的案例。
在AI人工智能醫療領域,希望投入的錢非常多,涉及的應用場景和領域也很廣闊。
在遺傳基因領域的投資,VC也相當活躍。2017年前10個月,有15億美元的投資于68個項目。2015年曾有14億美元的總投資。2014年大約是9.9億美元。
藥明康德旗下的明碼科技NextCODE今年募集了2.4億美元。另一家專注于基因組合DNA篩查平臺技術和服務的公司Counsyl也募集了8000萬美元。
亮點二:二級市場強勁反彈
2017年美國生物科技股市行情非常好。標準普爾的生物技術股指上漲了47%,納斯達克生物科技股指全年上漲20%無懸念。
生物科技二級市場反彈明顯,有若干個主要原因:
一是華爾街的分析師多數很看好市場牛勢,許多生物科技股票都被評級為“買入”。除了專業的生物科技共同基金,普通的股票基金也跟進買入。所以熱錢涌入,生物科技股指水漲船高。
二是整個行業的股票估值還不是最高,與一兩年前比還有上漲空間。而且,投資者對川普減稅、新FDA局長任命提倡加速新藥審批都頗有期待。
2017年新藥上市勢頭也十分好,上半年就有22個新藥獲準,全年估計會有40多個,其中不乏重磅級新藥。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此前總統候選人反復強調要控制藥價的政府管限價威脅暫時脫險。
這些因素讓投資者信心滿滿,也是2017年生物科技股市繁榮、股價回升的主要原因。根據MorningStar公司針對幾百支基金截至12月22日的統計數據,在整個健康產業的股票基金的投資回報,按月統計平均為2.16%,按年算為24.3%,三年為5.814%,五年為17.01%。
亮點三:企業創投扮演更積極角色
根據今年硅谷銀行的統計分析,企業創投在生物科技投資領域也扮演了越來越積極的角色。在2017年最活躍的50家VC投資的項目中,藥企創投部門所投資的項目占22%。
2013年來,企業創投參與早期公司投資有明顯增長趨勢。藥企之所以這么做,一是因為它們的確有錢,現金流充足,必須要有投資去處;更主要的原因是,大藥廠日益依賴于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研發管線。
這是對早期投資的很好補充。因為新藥研發的不確定性和長期性,讓許多VC基金敬而遠之。而大型藥企的企業創投用的是自己的錢,無需擔心投資周期。每年只要稍微削減一些內部研究經費,就可擠出資金用于外部投資創新研發公司。這樣的研發效率和互利合作更能滿足企業研發的需求。
藥明康德的企業創投毓承也是很成功的案例。
幾年內,從5000萬美元的自由資金,發展到二期2.5億美元VC基金,再到與通和資本合并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境投資雙幣種生物醫藥風險基金。
藥明的基金在2017年還成功上榜成為最活躍的50家創投基金之一,2017年投出5個項目。1藥才獵頭顧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