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公司觀察醫療器械行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來源: 瀏覽:2299次發布時間:2018-04-16
尚賢達獵頭公司資訊:2018兩會工作報告多次提及人工智能這一關鍵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其中健康醫療領域是人工智能應用的最具潛力的領域之一。2018年4月,微系統醫療器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中心(簡稱:國家工程中心人工智能專業中心)授牌儀式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標志著國家工程中心人工智能專業中心正式落戶中科院自動化所。微系統醫療器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許杰、中科院自動化所數字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AI與數字醫療聯合實驗室即遠程醫療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徐毅、微系統醫療器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長、重慶金山科技集團董事長王金山等人出席。
人工智能應用研發的核心,是領先的深度學習技術與臨床頂級專家的技術和經驗。位于重慶市渝北金山國際工業園內的微系統醫療器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于2009年由國家發改委批復成立,重慶金山集團為理事長單位。其主要任務是重點開展戰略研究、創新推進、產業技術提升、國產高端醫療技術和產品應用示范等。中心成立9年來,作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長單位,金山集團依托這個平臺獲得了多項項目,促使金山集團在消化領域研發了一系列優秀產品——金山集團作為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研發出的膠囊內鏡產品,目前已經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5%。除此之外,金山集團自主研發的pH膠囊、阻抗-pH聯合監測系統、膠囊機器人、大型胸腹腔手術機器人等60余項國際領先水平的醫療診斷診療設備廣泛應用于亞洲、歐美等86個國家和地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曾經為“兩彈一星”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如今在人工智能領域,自動化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實力被業內充分肯定。2017年愛思唯爾的數據庫統計結果顯示,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全球排名第七,中國排名第一。微系統醫療器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簽署框架協議,宣布雙方將將進一步加深戰略合作關系,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醫療大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并為機器“賦能”;機器通過不斷的自我深度學習產生智慧認知,為醫生提供標準化輔助診療方案和建議。促進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在醫學影像、醫療機器人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初步建設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醫療技術創新基地、產業培育基地、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國際學術交流與教育合作基地。
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中心將依托原創性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健康醫療行業的應用場景,加快推動產品研發,積極布局產業轉化,形成集群化的產業高地,最終將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中心打造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健康醫療人工智能產業領導機構,開啟健康醫療人工智能新時代。
尚賢達獵頭公司獵頭顧問了解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被業界稱作未來醫療發展的方向,數字化醫療滲入到醫療行業的各個分支。4月11日,在首屆聯影全球創新大會uInnovation上,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獨角獸”企業重磅發布uAI聯影智能平臺、系列新品以及未來創新走向,大會還邀請多位行業專家,共同探討醫療領域的創新與未來。短短4個多月,聯影注資3億人民幣成立的聯影人工智能子公司——聯影智能取得快速進展。此次創新大會上,聯影智能隆重發布了跨產品線、開放的聯影人工智能平臺uAI,它將人工智能技術貫穿應用于現有影像、放療、智慧醫療云等產品,為其賦能增效。大會展示了智能體檢讀片、智能骨傷鑒定、乳腺病變智能分析等10款智能診斷應用,及3款智能化醫學影像設備。據透露,聯影智能現已與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15家科研院所共同展開16項科研合作項目,課題涉及肝細胞癌、腦膠質瘤、帕金森病、腦卒中和骨腫瘤等多項疾病,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醫療的無限可能。在肺結節、肺水腫、胸膜增厚等14種肺部疾病中,這位“AI助理”已有9種診斷精準度排名世界第一,遠超美國國立衛生院、美國斯坦福大學相關研發團隊。
據尚賢達獵頭公司獵頭顧問觀察,醫療人工智能的火,已成燎原之勢,其應用正在從數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滲透。而AI與醫療的結合,意味著將涌現出更多的人工智能器械。4月2日,四家AI醫療創業公司在同一天內相繼宣布融資消息,總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率先公布融資消息的是成立僅一年的深睿醫療,完成了由君聯資本領投,聯想之星跟投的1.5億元B輪融資。這家成立于2017年初的人工智能醫療應用開發商,其研發主要涵蓋醫療影像圖像識別、各種惡性疾病的早期篩查、精確診斷解決方案等領域。
緊接著,AI醫療公司Airdoc也宣布,近日已完成復星領投、搜狗追投的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三方將共同探索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結合路徑,并與復星、搜狗啟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慢病智能防控體系。AI醫療影像公司視見科技當天也宣布完成6000萬元的A輪融資;康夫子團隊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自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出要發展人工智能醫療、推廣其新模式、新手段并建立快速精準的智能醫療體系后,整個資本市場開始介入,認為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AI+醫療的應用勢必會崛起。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更讓這一領域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不過,相比于資本的逐利,復星領投AI醫療公司Airdoc頗有看點。這家體量超過5300億元(根據復星國際2017年財報)的巨無霸,在醫械圈的布局越來越全面。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陶建華在精準醫學與人工智能大會上指出,“人工智能應用的發展正在從數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滲透。中國正掀起AI熱潮,醫學領域與AI技術的相互融合交互與發展,必將成為研究熱點。”換句話說,也就是通過對大數據(數字世界)的深度學習,越來越多的醫療人工智能將出現在醫療器械領域(物理世界)。
人工智能醫療大概可分為六類落地場景。分別為:
1.對于流行病的預測;
2.針對診療過程中的人臉識別和核驗身份;
3.借助醫療數據來輔助診斷,提高診療的準確度;
4.精準外科手術;
5.用于醫藥研發領域;
6.“AI+健康管理”。
尚賢達獵頭公司獵頭顧問整理。